来 | 子长钟山石窟,宋金石窟之冠
子长--钟山石窟
自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惊鸿一瞥,钟山石窟就成了我心中一直向往的目的地。2024年底,我从西安自驾出发,一路北上,经铜川、黄陵、富县,抵达延安,最终来到了钟山石窟。陕北四大石窟,子长钟山石窟、延安清凉山石窟、黄陵万安禅院以及富县石泓寺,各有特点,却也带着极强的共性,关于陕北四大石窟的内容,后面会专门写一篇,这里我只想将全部的目光与情感,聚焦在钟山石窟之上。
实事求是的说,抵达钟山石窟的交通实在是恶劣,如果是公共交通,需要先从延安到子长,再坐大巴车到镇上,极其折腾。所以我建议自驾或者包车,不过,导航千万要记得选大路,不要走系统默认的路线。那条路简直是噩梦,不仅路窄,而且都是土路,一路上要翻山越岭,穿梭于好几个山头之间。
回程的时候,我按导航原路返回,结果途中为了躲避会车的大卡车,不小心碰到路上的石头,把油箱给磕破了,汽油流了一地,最后只能停靠路边叫拖车。当地的交警姗姗来迟,出了事故报告,并惊讶于我一个外地游客为什么会走这条小路,他们本地人都不怎么开的。哎,导航误我!导航误我啊!
本来准备钟山石窟结束后,顺路前往安塞大佛寺,最后一来一去这么折腾,白白浪费了三四个小时,大佛无缘一观,下次再见,不知猴年马月了。
如此艰难的交通,钟山石窟还值得去吗?
值,当然值!
当管理员大爷打开窟门的那一刹那,旅途中所有的颠簸,你对钟山石窟所有的困惑与疑问,都烟消云散了。展现在眼前的,毫无疑问,是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艺术光辉的伟大殿堂 —— 最精彩绝伦的宋金石窟。在我眼中,它的美甚至超越了那些闻名遐迩的川渝宋代石窟。
管理员大爷说,我是那天来的第一位游客。窟内不能开灯,尽管我自己准备了手电,但大爷还是很贴心地给了我一个大灯,还拉着我一边帮我打光,一边告诉我有哪些值得拍。
他指着一个笑狮罗汉,让我看罗汉的表情。只见这位罗汉手托一只幼狮,幼狮伏在罗汉胸前,一口咬住罗汉的耳环,罗汉眉头紧锁,嘴角向下,痛苦的表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接着又指了指两位相对而坐的菩萨,她们手牵着手,姿态亲昵自然。那模样,像极了两位在家中悠闲唠嗑的长辈,亲切而温暖,充满人间烟火气。
最精彩的要数弟子迦叶像。窟内三组佛像,左侧均为迦叶像,而且呈现过去、现在与未来三种不同状态。过去时的迦叶,面部饱满,表情笃定,现在时的迦叶,面容已开始消瘦,未来时的迦叶面部皱纹从生,皮肤下垂,瘦骨,面部凹陷,完全一副印度苦行僧的模样。
大爷特地指了指迦叶的额头,我仔细一看,居然有凸起的青筋!宋代佛教艺术的世俗与细腻,在这个细节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很多人初看钟山石窟,会被其优美的线条所打动,并下意识地以为这些造像是泥塑。但其实,这些都是石刻圆雕。材质的差异,使雕刻的难度呈几何式上升。所以可以想见,当年这批工匠必定掌握高超的雕刻技术,仔细看主尊佛像的手指,纤细修长,线条流畅自然,宛如天成,很难让人相信这是由坚硬的石头雕刻而成。
佛坛正中前方,左右有文殊、普贤二菩萨,文殊菩萨袖口上飘,动感十足,仅此一个细节,就足以说明工匠的巧思。
大爷非常热心,带着我走了一圈,考虑到我还要拍造像的细节、存档,于是向大爷道了声谢,说自己还要再仔细看看。大爷顺手将大灯给了我,就离开了。
没过多久,又来了另一位大爷,他拿了一本石窟的画册,非常热情地向我介绍。我之前就在网上听说,钟山石窟有两位大爷,一位大爷人很好,会带你看石窟,另一位大爷也很热情,只不过一个劲儿地向你推销画册。今天一见,果真如此,也挺有趣。
我和大爷周旋了几分钟,他见我没有要买的意思,也觉得自讨没趣,悻悻离开了。
终于,整个石窟内,就只剩我一个人……
看了之后,我在石窟外面的平台伫立了好久。冬日的陕北黄土高原寒气逼人,周围的山峦孤寂荒凉。在这里,时间成了最微不足道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