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的艺术视听 | 百年巨匠|中国画|绘画|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江西南昌新余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现代画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1957年任江苏省中国画院院长。
傅抱石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
傅抱石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修伞匠人家。1921年他以第一名免试升入省立第一师范。其时他在治印之余开始读一些古代画史画论,尤其是看到石涛的“我用我法”顿开茅塞,他更欣赏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思想。1933年3月,傅抱石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美术学院,拜美术史家金原省吾为师。1935年5月《傅抱石中国画展览》在东京举行。院长正木直彦、画家横山大观等参观了展览。1935年6月,傅抱石因母病回国,1936年7月,他在南昌举办了个人画展,这是他在国内的第一次个人画展。暑假之后,应徐悲鸿之聘,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携全家返新余故里。1938年4月,他受郭沫若的邀请,到武汉参加了三厅工作。此后又移到重庆,自此进入他艺术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他家住沙坪坝的金刚坡,此后他常在画上题署“金刚坡下斋”。他图绘《画云台山图卷》,编撰《石涛上人年谱》,同时创作了《石涛上人像》、《大涤草堂图》,这些都反映了傅抱石艺术创作和史论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及他的艺术渊源。
从1939年以后的6年多的时间,傅抱石一方面进入了他史论研究中的高峰期,另一方面又完成了他从篆刻和史论研究到绘画创作的过渡。1942年10月,《傅抱石教授画展》在重庆举行。1944年9月,傅抱石以杜甫的乐府诗《丽人行》为题,创作了名作《丽人行》(1997年嘉德国际拍卖公司以1078万元拍出)。后来,徐悲鸿赞其画:“此乃声色灵肉之大交响”,并题:“抱石先生近作愈恣肆奔放,浑茫浩瀚,造景益变化无极,人物尤文理密察,所谓炉火纯青者非耶?”后,张大千题此画:“开千年来未有奇,真圣手也。色勒衣带如唐代线刻,令老迟(陈老莲)所作亦当检衽。”作品表现了杨贵妃家族三月三外出郊游时的盛况,“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真远淑且真”,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腐败。无疑,傅抱石此时此地的表现,所指是显而易见的。
傅抱石,
便是一位站在历史交汇点上的大师。
他的作品综合了文化气象,
诗人情怀、天才特性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艺术表现,
以魏晋、汉唐风范和挥洒淋漓的磅礴气势撼动我们的心灵。
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其山水画能不断地将“点法”和“皴法”结合起来,格调高雅、意境浩瀚。
傅抱石抓住了高耸云端壁、立千仞的特征,下笔也不拘一格,从而体现出山水画的虚实相生,也体现了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
山水画家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绘画的要素,山水画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来,而是自己经历过的场景。
傅抱石早年在游历山川河流的过程中,开阔了胸襟,增加了眼界,笔下的形象也变得大气磅礴。
画家在山水画的审美活动时候,审美心胸不断地变得开阔。开阔的审美心胸也是创造优秀山水画作的一个前提条件。
画家的审美心胸也符合老庄的思想,所以画家也在不断增强自己的胸怀,山水画恰恰是他们展现自己开阔心胸的一个好的绘画方式。
画家们都想追求深远的意境,但这种境界并非刻意为之,而是画家在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他们的审美观点与绘画客观物体相互结合,经过主观改造之后所呈现的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山水画发展到唐代已经趋于成熟,山水画能给人一种宽广的意境,所以山水画也被称为最有心灵价值的艺术。
擅长画山水画的画家们往往摆脱了束缚与禁锢,他们始终保持对自然山川河流景观的审美心胸,所以我们那传统水墨画不同于西方风景画的哲学美学特征。这些画家在静观之中沉浸在大自然的境界之中,给人一种超以象外、超出世俗的境界,所谓的宁静致远,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在学习山水画的过程中也应当向傅抱石学习,多观察、多写生,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增加自己的眼界,从而使自己的心胸变得宽阔。因为只有这样,所画的山水画才具有感染力,才能给人带来一种大气磅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