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艺术视听 | 百年巨匠|中国画|绘画|书法
徐悲鸿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鉴赏
百年巨匠|徐悲鸿
简介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寿康,汉族,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擅长画马,将西方绘画技巧与中国传统水墨相结合,风格独特。他强调写实,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其主要绘画作品有《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漓江春雨》《泰戈尔像》《奔马》等。其画作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貮
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
①留学期间(1919~1927年):
欧洲古典写实主义风格
风格:这一时期,徐悲鸿国画作品较少,油画作品较多。他在法国接受了正规学院派教育,推崇欧洲古典写实主义。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色块的运用和西方光照明暗的对比上较为出色,已经具备了西方作品的写实技巧。
代表作品:《老妇》《自画像》《箫声》。
《老妇》油画 1922年
徐悲鸿的画作《老妇》是他28岁时创作的,这幅作品入选了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在近代美术界,徐悲鸿的肖像油画技巧非常高超,声名远扬,在国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在这幅油画中,无论是色彩层次、光线变化,还是起伏肌理,其技法水准都非常高。尽管由于保管不妥,油画表面出现了剥落和裂纹,但所绘人物的血肉丰满,栩栩如生,表现得非常传神。
《自画像》油画 1924年
箫声 布面油画 1926年
1925年秋徐悲鸿自法国经新加坡返国,发现中国之油画受法国画商宣传影响“浑沌殆不可救”,于是于1926年春末又复去法国巴黎,夏天曾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同年10月返法,故《箫声》当完成于法国。画一中国青年女子侧身而坐吹箫。箫为中国传统管乐器,竹制单管直吹,发音清幽。女子吹箫时的神情似若有所思,背景为幽静田园景象,老树身影与飞翔的白鹤隐约可见。从画面上,似乎可以听到那传达人物情思的清幽悦耳的箫声。
②回国后(1928~1936年):
中西文化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风格:徐悲鸿主张素描是一切绘画造型的基础,倡导通过西方写实主义改变中国画的现状。他的素描虽然注重透视、结构和明暗处理,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以线为规范的虚实、轻重和顿挫的技巧。
代表作品:《东方之美—徐悲鸿绘观世音像》《九方皋》。
《东方之美—徐悲鸿绘观世音像》1927—1928
徐悲鸿一生的绘画中,观音题材极为少见,1927-1928年,正是徐悲鸿留学回国、决心改革中国画的关键时期,在研究了多种观音吉像后,他融西洋技法于传统,创作了这件极具革新精神和独特形象的观世音像,是极为珍罕的时代瑰宝。
此作中,人物面部、手部的塑造,以及衣纹和背景中云彩的处理,都加入了大量西画中处理空间的经验,关注光影、块面、追求真实感,他将西洋技法一步步融入自己的绘画中。画面上,澄澈碧空中祥云缭绕,东方红日喷薄而出,圆月皎洁散发着柔光。日月同辉,光耀天地,是壮丽宏伟的天国写照,也是充满祥瑞的人间奇景。观音大士脚踏一瓣金莲翩然而至,白衣临风,手持柳枝,身后佛光灿烂辉煌,在漫天祥云簇拥下,仿若在普渡众生,使见闻者离苦得乐。
《九方皋》纸本设色中国画 1931年
《九方皋》极其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朴实、智慧的劳动者——九方皋的形象。此画取材于《列子》所载的九方皋相马的故事,画中人物和马匹都采用的是饱满宏大、庄严稳定的构图,笔墨上也表现出了徐悲鸿高超的技巧,其中在九方皋身上的用笔特点突出,而在骏马身上则用墨更为彰显,一张一弛,极具特色,特别是在九方皋的眼睛以及骏马的眼睛的表达上,更是传神。
徐悲鸿笔下的马都是不带缰绳、追求自由的野马、奔马,而唯有这匹黑缎似的骏马心甘情愿被红缰所制。对此,徐悲鸿解释说:“马也如人,愿为知己者所用,不愿为昏庸者所制。”
③抗战时期(1937~1945年):
突出中国画线的表现力
风格:这一时期,徐悲鸿的画作充满了积极、奋争的情绪。他将西画和中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批既有西画特征,又有东方风韵的作品。他的作品达到了中西绘画的结合效果。
代表作品:《红豆情思》《奔马图》《五骏图》。
《红豆相思》1938年
《红豆情思》作于1938年夏,看到这样的作品,令人无法不想起一位在徐悲鸿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孙多慈。作为作者的学生和恋人,她牵起了徐悲鸿太多的甜蜜、酸楚和无奈。布旗袍和高跟鞋,是孙多慈在徐悲鸿画里最典型的衣着——无论油画还是国画。这一年的春天,徐悲鸿登报声明与蒋碧薇解除同居关系,之后,即委友人沈君去孙家求亲,然所愿落空,甚至孙家立即从桂林迁往浙江丽水,柔弱内向的孙多慈迫于父亲的压力,不久就与时任浙江教育厅长的许绍棣结了婚。处于热恋中的两个主角,这期间的苦闷和思念可想而知,虽然琴瑟之偶不能偕,然而对于感情的喷涌都是不可遏止。在充满艺术情质的二人,不可遏止的思念自然就会化作笔墨的倾吐——于是就有了这件《红豆情思》。
《奔马图》纸本设色画 1941年
徐氏所提倡的融会中西的“写实彩墨”在20世纪40年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奔马图》是他的那个时期的代表作。从《奔马图》的题跋上看,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重庆。二次会战中中国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举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思之情。
《奔马图》中的马腿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显出弹性,富有动感。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似乎要冲破画面,能让人感受到马呼出的热气、滚烫的体温,甚至淋漓的汗水。它强健的生命力正是抵抗侵略的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五骏图》1943年
《五骏图》画面前景是一片水域,中景广袤的草原上,五匹马儿,或是低首饮水,或是回首遥望,或是尽情奔腾,姿态各异,远处隐约可见群山连绵。
《五骏图》构图非常独到,画面左侧三匹马与前面及远处的马构成一个三角形;另外,左侧三匹马又构成一个小三角形;前面正在饮水的三匹马则又可构成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回首遥望的黑马与远处的奔马彼此呼应。五匹马看似随意安排,实则构思巧妙,互有关联,使画面和谐统一,稳定而自然。可见,《五骏图》是徐悲鸿的用心之作。
叁
总结
徐悲鸿的画作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早期,他的作品注重线条的精准和造型的写实,让人感受到他在绘画技巧上的精湛造诣。中期,他开始注重色彩和光影的表现,作品更富有情感和表现力。后期,他的画作更注重意境和神韵的传达,给人以深邃的思考和内心的共鸣。
从徐悲鸿的绘画中,我们可以学到对艺术的热爱与坚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感悟。欣赏他的作品,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平,还能激励我们在各自的领域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