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  术  无  界

中国的

 

                            世界的

水墨丹青

浩瀚长空

舒同的艺术视听 |百年巨匠 |中国画|绘画|书法

首页    人物    S    舒同的艺术视听 |百年巨匠 |中国画|绘画|书法

舒同(1905年—1998年)

字文藻,又名宜禄,江西东乡人(今抚州市东乡区)。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与开拓者。曾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5岁学书,14岁即有乡誉。参军后仍寄情翰墨,以笔为刀枪,被誉为“马背书法家”。毛泽东称为“党内一支笔,红军书法家”。其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开创了“舒体”,宽博端庄,圆劲婉通,风格独具。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曾担任第一任主席。

2016年7月22日,《百年巨匠——舒同》开机仪式在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举行
 

2016年7月22日,为庆贺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百年巨匠——舒同》开机仪式在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举行。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晚间新闻”,央视十三套“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多家媒体争相对此活动给予报道。
 

媒体对此次活动的密切关注,或许不单单在于《百年巨匠》作为一项文化工程本身自带的文化属性,还在于它对现时代的借鉴意义。在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当下,文艺创作的环境、对象、任务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延安时期所确定的文艺工作基本方针仍然是我们的行动指南,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人民艺术家依然是后来者的学习榜样。《百年巨匠——舒同》摄制组特地将开机仪式定在延安,并对舒同的革命经历、文化贡献进行深入了解和拍摄,既是对艺术大师的致敬,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
 

 

 

 


 

舒同之子舒安题字“百年巨匠”

舒同出生于江西省著名的临川文化区。虽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但作为唯一的孩子,还是享受到父母全部的宠爱与支持,带着家庭的厚望早早走进了私塾。因喜爱书法而得先生重视,再加上一番勤学苦练,笔下颇见功夫,故而早早地就被誉为“神童”“东乡才子”。

舒同曾系统地临过古代碑帖,师法颜真卿、柳公权、何绍基等名家,但他最推崇的当属颜真卿,因为“第一是清官,第二个性上刚正不阿”。在其90余年的人生中,舒同始终以颜真卿为人生榜样,并将其“气节”化入生命及其书法艺术中,任命运随时代浪潮颠簸而不改其初心,不改对党和国家的忠诚。舒同的女儿舒均均在采访中这样概括道:“我父亲的一生是革命加书法的一生”。
 

文物出版社出版图书《百年巨匠——舒同》

1925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逝世。还是师范学生的舒同,为失去这样一位精神领袖深感悲痛,同时也在为今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当即撰写一篇题为《中华民国之真面目》文章张贴在学校的墙报栏里。他因此成了政府悬赏捉拿的“嫌犯”,他则干脆于次年冬天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自1930年被编入红四军政治部担任秘书以后,舒同的书法才华和报国之志得以有机融合与全面施展。他通过毛泽东主席的对联和书法作品认识到,书法竟可以作为一种武器去鼓舞士气、消灭敌人,便主动加入写标语的行列。他也因此被毛主席赞为“马背上的书法家”和“党内一支笔”,并请他为抗日军政大学题名。

舒同书法作品

舒同在书法上师古不泥古,尊法而求变,并注意取其精华大胆尝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创立了著名的“舒体”,备受海内外推崇。他的书法,宽博端庄,圆劲婉通,用笔老重,藏头护尾,点划润厚通畅,别具风格。舒均均作为舒同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指出,舒同的书法是时代性、人民性、个性的完美结合,舒体书法的诞生及其美学魅力是伟大时代造就的。
 

上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日两国拉开了文化交流的帷幕。日本书法界纷纷自发组织访华团,以求追本溯源。通过交流,日本书法家大平山涛对于舒同书法所呈现出的正大气象表示震撼,推断或与其军人的经历不无关系。尽管舒同的一生三起三落,最高做到山东省委书记,又曾因政治风波一度失去人身自由;然而,日本书法家种谷扇舟却从其书法中读到一种“哲学的东西”,料想他“心中总是充满希望,他才会那样乐观有活力”。
 

《百年巨匠——舒同》摄制组采访舒同前妻、延安干部石澜


通过交流,舒同从日本书坛的热情以及全社会普及书法的盛况中看到了中国在书法普及上的差距。行至暮年的他,以最后的激情极力促成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并出任第一任主席,成为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
 

执导《百年巨匠——舒同》的导演寒冰,此前恰好有过拍摄舒同人物传记纪录片的经验,为全面了解巨匠的人生阅历及其内心世界,着实在研读舒同书法笔记、工作日记等方面下了一番“苦功夫”。这恰好为《百年巨匠——舒同》的真挚再现和个性化表现提供了参考依据。与此同时,作为《百年巨匠》的联合摄制及学术支持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则在学术上和专业上适时地发挥作用,为入选者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和检验切实履行起神圣职责。

2024年5月10日 15:16
浏览量:0
收藏